案例分析題三
【背景資料】
某實施監理的建設項目,承包商根據施工承包合同規定,在開工前編制了該項目的施工進度計劃,如圖1-13所示(單位:月)。經項目業主確認后承包商按該計劃實施。
在施工過程中,發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施工到第2個月時,業主要求增加一項工作D,工作D持續時間為4個月。
工作D安排在工作A完成之后,工作I開始之前。
事件2:由于設計變更導致工作G停工2個月。
事件3:由于不可抗力的暴雨導致工作D拖延1個月。
上述事件發生后,為保證不延長總工期,承包商需通過壓縮工作G的后續工作的持續時間來調整施工進度計劃。根據分析,后續工作的費率是:工作H為2萬元/月,工作Ⅰ為2.5萬元/月,工作J為3萬元/月。
【問題】
1.該建設項目初始施工進度計劃的關鍵工作有哪些?計劃工期是多少?
2.在該建設項目初始施工進度計劃中,工作C和工作E的總時差分別是多少?
3.繪制增加工作D后的施工進度計劃并計算此時的總工期。
4.工作G、D拖延對總工期的影響分別是多少?說明理由。
5.根據上述情況,提出承包商施工進度計劃調整的最優方案,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該建設項目初始施工進度計劃的關鍵工作是:A、B、G、I、J。計劃工期=3+3+3+5+3=17個月。
2.計算線路的總時差一計劃工期一通過該線路的持續時間之和的最大值。
工作C的總時差=17-(3+2+3+5+3)=1個月。
工作E的總時差=17-(3+3+6+3)=2個月。
3.增加工作D后的施工進度計劃如圖1-14所示。
此時的總工期=3+3+3+5+3=17個月。
4.工作G、D拖延對總工期的影響。
(1)工作G的拖延使總工期延長2個月。
理由:工作G位于關鍵線路上,它的拖延將延長總工期。一級建造師
(2)工作D的拖延對總工期沒有影響。
理由:工作D沒在關鍵線路上,對總工期沒有影響。
5.承包商施工進度計劃調整的最優方案:各壓縮I工作和J工作的持續時間1個月。理由:調整的方案包括三種,第一種方案是壓縮J工作的持續時間2個月,其增加的費用為3×2=6萬元;第二種方案是各壓縮1工作和J工作的持續時間1個月,其增加的費用為2.5×1+3×1=5.5萬元;第三種方案是壓縮I工作的持續時間2個月,同時壓縮H工作的持續時間1個月,其增加的費用為2.5×2+2×1=7萬元。由于第二種方案增加的費用最低,因此,施工進度計劃調整的最優方案是各壓縮1工作和J工作的持續時間1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