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題六
【背景資料】
某工程,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簽訂了合同,經總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施工總進度計劃如圖1-20所示,各項工作均按最早開始時間安排且勻速施工。
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合同約定開工Et期前1od,施工單位向項目監理機構遞交了書面申請,請求將開工日期推遲5d。理由是,已安裝的施工起重機械未通過有資質檢驗機構的安全驗收,需要更換主要支撐部件。
事件2:由于施工單位人員及材料組織不到位,工程開工后第33天上班時工作F才開始。為確保按合同工期竣工,施工單位決定調整施工總進度計劃。經分析,各項未完成工作的趕工費率及可縮短時間見表1-16。
事件3:施工總進度計劃調整后,工作L按期開工。施工合同約定,工作L需安裝的設備由建設單位采購,由于設備到貨檢驗不合格,建設單位進行了退換。由此導致施工單位吊裝機械臺班費損失8萬元,L工作拖延9d。施工單位向項目監理機構提出了費用補償和工程延期申請。
【問題】
1.事件1中,項目監理機構是否應批準工程推遲開工?說明理由。
2.指出圖1-20所示施工總進度計劃的關鍵線路和總工期。
3.事件2中,為使趕工費最少,施工單位應如何調整施工總進度計劃(寫出分析與
調整過程)?趕工費總計多少萬元?計劃調整后工作L的總時差和自由時差為多少天?
4.事件3中,項目監理機構是否應批準費用補償和工程延期?分別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案例分析六
1.事件1中,項目監理機構不應批準工程推遲開工。
理由:施工單位原因造成開工日期推遲。
2.圖1-20所示施工總進度計劃的關鍵線路為A、B、F、I、K、M。
總工期=10+15+45+10+20+15=115d。
3.事件2中,為使趕工費最少,施工單位應分別縮短工作K和工作F的工作時間5d和2d,這樣才能既實現建設單位的要求又能使趕工費用最少。
分析與調整過程為:
(1)由于事件2的發生,導致工期拖延7d。
(2)第33天后,可以趕工的關鍵工作包括F、I、K、M,由于工作K的趕工費率最低,首先壓縮工作K,工作K可以壓縮10d。如果直接壓縮工作K7d,結果就改變了關鍵線路,關鍵線路變成了A、B、F、J、M,即將關鍵工作K變成了非關鍵工作。為了不使關鍵工作K變成非關鍵工作,第一次壓縮工作K5d。
(3)經過第一次壓縮后,關鍵線路就變成了兩條,即A、B、F、J、M和A、B、F、Ⅰ、K、M。此時有四種趕工方案,見表1-17。
(4)第二次選趕工費率最低的工作F壓縮2d,這樣就可以確保按合同工期竣工。
趕工費總計=5×1.0+2×1.2=7.4萬元。
計劃調整后工作L的總時差=115-105=10d。
計劃調整后工作L的自由時差=10-0=10d。
4.事件3中,項目監理機構應批準8萬元的費用補償。一級建造師
理由:建設單位采購的材料出現質量檢測不合格導致的機械臺班損失,應由建設單位承擔責任。
事件3中,項目監理機構不應批準工程延期。
理由:工作L不是關鍵工作,且該工作的總時差為10d,工作L拖延9d未超過其總時差,不會影響工期的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