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題】
1.背景:
某施工單位中標承建一座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鋼構橋,橋高30m,跨度為80m+136m+80m,箱梁寬14.5m,底板寬8m,箱梁高度由根部的7.5m漸變到3.0m。根據設計要求,0號、1號段混凝土為托架澆筑,然后采用掛籃懸臂澆筑法對稱施工,掛籃采用自錨式結構。
施工項目部根據該橋的特點,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經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審批后實施。項目部在主墩的兩側安裝托架并預壓,施工0號、1號段,在1號段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在節段上拼裝掛籃。
施工單位總部例行檢查并記錄了掛籃施工安全不合格項:施工作業人員為了方便施工,1h行拆除了安全防護設施;電纜支架綁在了掛籃上;工(機)具、材料在掛籃一側集中堆放。安全資料檢查時發現:只有公司和項目部對工人的安全教育記錄和每月進行一次的安全檢查記錄。安全檢查組隨即發出整改通知單,要求項目部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補充相關記錄。
2.問題:
(1)本案例的施工組織設計審批符合規定嗎?說明理由。
(2)補充掛籃進入下一節施工前的必要工序。
(3)針對掛籃施工檢查不合格項,給出正確做法。
(4)項目部應補充哪些記錄?
3.答案:
(1)施工組織設計由總監工程師審批不合規定。理由:施工組織設計應經項目經理組織、技術負責人編制,報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蓋章,報建設方、監理工程師審核后實施。
(2)應補充的掛籃進入下一節施工前的必要工序有:掛籃就位以及按規范性能檢測完成以后進行的①綁扎鋼筋、②立模、③澆筑混凝土、④施加預應力、⑤掛籃對稱前移、⑥進入下一節段、⑦合龍。
(3)本案例不合格項:
1)拆除防護設施不正確。因為按規范高空作業必須有保證操作安全措施。一級建造師
正確做法:責令立即改正,預防再次被拆。
2)電纜直接綁在掛籃上不妥。因為掛籃為金屬構件,容易導致觸電事故。
正確做法:①電纜加套管;②按預定路線布置;③將電纜M形折疊圈沿鋼絲滑行,滑行部位設簾鉤。
3)工(機)具、材料不準在掛籃一側堆放。因為保持兩肩平衡是懸臂澆筑安全質量的關鍵。
正確做法:①必須上墩的鋼材水泥和施工機具等總重量不得超計算限額。②按重量在橋墩兩側均衡放置,防止發生傾斜。
(4)應補充的記錄:①安全部分——技術安全交底記錄,例會記錄,事故及處理記錄,整改通知記錄,特種作業人員登記,培訓記錄等。②其他記錄——設計變更記錄,質量檢查記錄,隱蔽工程檢查記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