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心理咨詢科門診接診了一位9歲兒童,據患兒家長介紹,一個月前,孩子在上課期間出現做鬼臉、反復眨眼的情況,有時還會“啊、啊”大聲喊叫,情緒易怒,難以遵守課堂紀律。經過心理咨詢科醫生詳細診查,患兒最終被確診為抽動障礙。
抽動障礙是一種起病于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包括三個類型,分別是短暫性抽動障礙、慢性運動或發聲抽動障礙、發聲與多種運動聯合抽動障礙。
抽動障礙的病因尚未明確,現有研究表明可能與遺傳、神經生理、緊張焦慮、心理創傷、心理壓力大等因素有關。主要表現為不自主、反復、突發、快速、重復的一個或多個部位運動抽動。同時,抽動可能為主要特征,如突然、短暫地眨眼、聳鼻、聳肩、轉肩,突然無意義地清嗓,“啊”“呀”,反復地重復一個詞或一個動作等。部分抽動障礙的患兒可伴有沖動易怒、注意力缺陷、焦慮抑郁、重復行為或想法等相關強迫癥狀。
抽動障礙引發的系列癥狀,通常會導致患兒自卑,被同學嘲笑或被老師批評,影響個人形象,學習及適應困難、心理負擔重,不愿或不敢與他人正常交往,甚至出現厭學情緒。因此,對于此類疾病,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對患兒心理造成持續負面影響。
醫生提醒,對于輕度抽動癥患兒,主要以心理疏導、放松治療、沙盤治療等心理療法為主;中度以上者,一般是藥物配合心理行為治療??傮w來說,抽動障礙大多預后良好。如果孩子出現以上癥狀,請及時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心理咨詢科就診。
(李夢嬌)
【糾錯】 【責任編輯:王媛媛】